整本书非常抓人,从第一页起,我就完全的被迷住,中间的部分我一度跟着紧张吸气,细节描写也异常优美。(好吧,我原本以为这是侦探推理小说,读到后面再加上网上确认才发现这是真的!)
========剧透预警========
其实故事很简单,一名年轻的女学生在街上被人杀了,一开始被报道为随机杀人,但随着时间和记着调查的推进,越来越多的故事展开。
作者作为三流周刊的记者(?摄影师?)对于很多社会问题的批判也是一针见血。
媒体发情
只要看看各家媒体对这起命案的第一波报道的标题《女大学生遭当街刺死》《随机砍人?女子被刺身亡》,就可以知道媒体瞩目的要素是什么。关键字是“年轻女子”“随机砍人”。
我觉得描述的无比合适,是否受害者是年轻女性?点击率就加?就好像嗅到了了不得的东西。
...
Read more
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是一个法治国家
那天看书想到了,就是问题的根本是什么?是不依法治国,正是因为不依法治国,所以各种社会事件层出不穷并且不能得到妥善的处理,而正是因为不依法,所以各级:警察、政府全都是捣糨糊,想的是只要不把事情弄大就行。
不作为 → 没人相信公检法 → 甚至他们也是作恶的一份子,总之就是一整个恶性循环。反正人人都在捣糨糊。
而其实这跟几十年前、几百年前都毫无区别,那个时候人是击鼓鸣冤,现在甚至都不做到,只是想着在媒体上把事情弄大,这才有人管吧。
穷山恶水出刁民
其实不是“穷山恶水出刁名”,而是“刁民造就穷山恶水”。在好一点的环境中,比如🇺🇸,早期一些移民偷渡来的国人,他们的生活环境,难道不是穷山恶水么?但是很多人凭借着自己的努力,在好的环境中赚到了钱💰。
或者在同样类似贫穷的地方,犯罪率应该不相上下,但这并不是事实。是犯罪率越高的地方会降低商人的积极性,比如投资开店,那么会导致这个社会继续陷入贫困中。
Read more
读书 : 这里指的既是广义上的上学读书,也是具体意义的读书。
中国人对于读书有一种迷思,好像是觉得读书才是唯一正道,别的好像都不行。从小时候我们接受到父母教育到名言警句比如-“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”。
首先要来驳斥一下这句“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”这句话,这里的读书如果是作为一个工作来说,那么首先大家就不会认可,文官vs武官,都能带来很大的价值,在不同的背景条件下,读书并不是最高的,英雄没有读书高么(儒家文化圈的人是不是从小就接受这种一边倒的逻辑,被喂这样的句子而不去思考为什么?)。第二,如果这只是作为一个兴趣爱好的话,那么就更令人不满了,因为如果是兴趣爱好,那就是你做来娱乐自己的事,做得好固然很好,做的不好也无所谓,因为最重要的是娱乐自己。这句话在钓鱼佬的口中应该是“万般皆下品,唯有钓鱼高”,😳。第三就是读书作为一个事本身,这个事本身就是一件事,对不同的人同样的事/同样的书价值是不一样的,或许对于体弱的小朋友来说,也许读一本书本身是比不上让TA去跑两圈-锻炼身体来的实在。
...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