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了一下自己 2024 年在 neodb 上标记读过的书,有26本,给自己鼓掌👏🏻,现在简单总结一下自己喜欢的,以及再次给这些书打分:
亲密关系类
父母
- <不被父母控制的人生> ☆☆☆☆☆ : 我读了两遍吧,我觉得对我来说很有帮助,如何和不成熟的人【父母】相处 不被父母控制的人生>
恋人
- <真想让我爱的人读读这本书> ☆☆☆☆☆ :我发现自己满喜欢这个欢作者【她还有一本《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》我也很喜欢】,这本书是讲处理关系的,第一章讲处理和自己的关系,最喜欢的是“真正的归属感不需要你改变自己”这部分: 真想让我爱的人读读这本书>
每个人都需要找到归属感, 归属于一个家庭、一个项目、 一个社区,或者归属于另一个人。 归属感是渴望与他人建立连接的需求, 是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确定感。 如果你觉得很难融入一个群体, 那是因为你总是试图表现出 自己并不具备的特质。
...
Read more
今年1月份读过 詹姆斯·霍利斯 的 《中年之路》,这两天又把当时 highlight 的 notes 翻出来看,首先,这是一本后劲很大的书,之前已经整理过摘抄:
中年之路
又把摘抄弄到 kindle 上再看了一遍,依旧边看边点头,恩,很有道理。【起因是发现这本书出 2 了,然后把 2 也下载看了一部分了】。
真的特别喜欢这本书, 副标题‘人格的第二次成型’ 也很契合。特别是最近独居了,有了更多的独处以及不得不面对自己的时间,我觉得还蛮棒的,虽然有时候会有点寂寞,我会一个人躺在地毯上,躺在猫旁边,和猫一起看天花板,也会和小猫玩游戏,看它们会不会忍不住诱惑跳我背上了,甚至我又开始了看闷片【其实闷片不一定真的闷,其实甚至都算不上闷片,可能就是 ~ 30 mins 的会在各种影节/影展上放的片子,有的片子一看色调就知道台湾!我肯定会喜欢】有点大学快毕业 or 刚毕业时候的感觉,就是无所事事悠闲的夏天,当然这主要是周末的情况。不过还好夏天的 TA...
Read more
我认识的很多人对于政治的态度都是“不谈政治,莫议国事”。首先,我想说“不谈政治本身也是一种政治态度”。而且这是历史悠久、源远流长的。
你不管政治,政治却管你
商鞅变法的时候:
百姓反对变法时,商鞅曾把他们抓起来坐牢,甚至砍头;百姓转变立场,称赞变法,又被商鞅抓起来流放边关。反对不可以,歌颂也不可以,目的是造成一种“民莫敢议令”的氛围。百姓不能议论,就会减少思考。百姓只需要遵守变法推行的政策,不需要思考政策的好坏。
不谈论不思考,权力就被让渡了出去。
反对者被杀,歌颂者被流放,看似矛盾的做法实质上正是不让百姓思考变法推行的政策好坏。反对是一种思考,歌颂同样需要动脑子。百姓动脑子,不管是往哪个方向动,商鞅都不喜欢。
所谓“你不管政治,政治却管你”, 如果今天国家提出了一个条例/法则“每个育龄期妇女都需要生三胎”,也不要谈论不要管吗?
Read more